头条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头条 > 时事聚焦

主播演戏式卖货博流量 “阅后即焚”让直播购物维权难

所属分类:时事聚焦    发布时间: 2021-01-30    作者:兰州艺博美术培训
  分享到:   
二维码分享
去年年底以来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、国家广电总局、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相继发布规范直播营销的政策规定,高速发展的直播带货行业迎来合规化整顿。不过,参与者繁多庞杂、自律水平参差不齐的直播带货领域,仍存在虚假营销诱导下单、消费者想维权却障碍重重的乱象。
无从查证部分直播间内容“阅后即焚”
不久前,吕女士在某二手奢侈品商家的直播间里花数千元买了一个箱包。“直播时说只有一个指甲印,我就直接拍下付款了,收到包后发现,很多严重的磨损主播根本没有展示。”当她质疑商家售出的商品“货不对版”,试图与商家沟通维权时,吕女士却发现,自己手中拿不出证明商家直播间承诺内容的有力“证据”。
吕女士的遭遇在二手奢侈品电商直播间里并非特例。“这个包今天真是捡漏了,上一次卖掉的同等成色要比今天贵1000块,宝宝们拼手速吧。”“专柜一万多,现在只要两千,就能买到轻微使用痕迹的同款..包包。”在多家品牌的直播间里,伶牙俐齿的商家主播用“机不可失”“超低价”等字眼,刺激消费者快速下单。
然而,这些对商品的描述、承诺往往在直播结束后就无从寻觅。“出了直播间,不退不换。”“瑕疵、颜色均以直播间为准。”当记者在妃鱼、心上等几家二手奢侈品直播间里咨询时,均得到了这样的答复。不少消费者反映,直播结束后,当收到的商品与直播间描述的不符,因为直播间没有回放入口,自己往往在与商家理论时“有理说不清”。
不仅是二手奢侈品,不少在直播间里购买服装、食品的消费者,也遇到过货不对版的情况。“直播间展示的是皮草,收到以后是短绒,跟商家在直播间展示的样品根本就不是同一款。”“直播间说是原切牛排,收到后发现根本就是合成肉。”当消费者在与商家沟通维权时,很多直播间的信息却“阅后即焚”,无法回看。
记者在几家主流直播电商平台上查阅后发现,淘宝、快手平台上已经设有支持直播回放的功能,如李佳琦直播间内,从2019年10月21日至今一年多的大部分场次均可全程回放,薇娅直播间的回放合集也可回溯到2020年1月。而在抖音上,记者并未找到直播回放观看的入口。记者向抖音方面求证时,相关负责人回应称,平台暂无直播回看功能方面的进展可披露。
本文转自人民网,如有侵权请告知本站删除。